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

来自:江苏    更新时间:2024-06-02

毛底钓18736263802##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不偿失 意思 - 作业帮
钮码奋4543:______[答案] 聪明人再怎么深思熟虑,还是会有一次疏忽; 愚笨的人如果深思熟虑,必然会有所收获.

毛底钓18736263802##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的意思完整的! - 作业帮
钮码奋4543:______[答案]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千虑一得 愚笨人的细致考虑也会有可...

毛底钓18736263802##圣人千虑,( );愚人千虑,( ). - 作业帮
钮码奋4543:______[答案] 圣人千虑,( 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

毛底钓18736263802##圣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是什么意思 -
钮码奋4543:______ 圣人千虑,也一定会出现一次失误;愚人千虑,必须有一个能. 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晏子日:'婴闻之,圣人干虑,必有一失;愚人干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 千虑:反复思考. 失:错误.指聪明人...

毛底钓18736263802##圣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是什么意思 -
钮码奋4543:______ 朋友,我在做任务,如果回答对你有帮助,麻烦给个最佳答案鼓励一下,谢谢! 释义 :聪明有智慧的人对问题深思熟虑过于深入,也难免会出现差错或失误.与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相对!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 》:“ 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一折:“我闻的古人有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鲁迅 《花边文学·运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里的'失',是在非到盖棺之后,一个人的运命'终是'不可知.”亦作“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 ”.《旧唐书·宇文融传》:“臣闻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孟涂文集·问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

毛底钓18736263802##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出自哪里 -
钮码奋4543:______ 出自晏子辞千金,全文如下: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

毛底钓18736263802##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的意思有谁可以帮我一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的意思是什么?我不知道啊,紧急啊! - 作业帮
钮码奋4543:______[答案] 聪明的人,事情考虑的再周密,有时人算不如天算必有失算的时候,笨拙的人只要认真考虑琢磨事情,肯定会有成功的机会.有志者事竟成就是这个道理.

毛底钓18736263802##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告诉什么道理 -
钮码奋4543:______ 这句话一般是用来表示自谦的说法,而且侧重在后半句. 晏子在谢绝齐王的赏赐时曾说过这句话,意思是说齐国的管仲接受了当时齐王的赏赐,这是管仲作为”圣人“的“失”;而自己拒绝了现在齐王的赏赐,是自己作为“愚人”的“得”.当然这句话并没有贬低管仲的意思,而是强调自己不接受齐王赏赐,从而表现了晏子安于清贫的高尚品格.

毛底钓18736263802##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是什么意思 -
钮码奋4543:______ 圣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必定有一次失误,愚笨的人考虑一千次也必定有一次是正确无误的

毛底钓18736263802##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这句话如何理解?
钮码奋4543:______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这句话是出自古文学作品《晏子春秋·杂下》中.该句典可解释为:有大智慧的人即使考虑上千次,也会有疏漏的时候;愚笨的人考虑上千次,总会有得当的时候.后来,也用 千虑一失 警告人

扩展阅读

  • 佛经最精髓的一句
  • 一个人孤独的最高境界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
  • 终岁不闻倾覆人哲学
  •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的哲理
  • 放宽心态看淡一切佛语
  •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出处
  •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 为什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 预言圣人的磨难
  • 虽千万人吾往矣下一句
  •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下一句
  • 联系电邮
    © 江苏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