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

来自:江苏    更新时间:2024-06-03

于美柱19720506792##“江海善下故成王,圣人言下则欲民”谁能解释一下意思能解释的透彻一点更好! - 作业帮
伊彼蒲4272:______[答案] 出自《道德经》六十六章 原文: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 江海之所以...

于美柱19720506792##英语翻译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怎么翻译成现代汉语? - 作业帮
伊彼蒲4272:______[答案] 《老子》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江海所能成为一切河流的领...

于美柱19720506792##老子说过一句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钱而民不害. - 作业帮
伊彼蒲4272:______[答案] 老子的“道”的哲学主张顺应大道之自然,自然而然,无为而治,这是理解这句话的大前提. 以上一段话,大概意思就是: ... 想要先于百姓,更要在实际上处于他们的后方,让百姓先得到实惠.因此圣人身居高位,位于百姓之上人民也不觉身负沉重,...

于美柱19720506792##老子 六六章句如何解释? -
伊彼蒲4272:______ 江河海洋之所以能成为百谷王,是因为它使自己处于下游,所以江海成了百谷王.因此圣人想居于人民之上,一定要先学会低调,先贬低自己.这样的话,圣人才能居于高位而人们不反对,天下人支持而不厌恶

于美柱19720506792##“善处下则驭上”出处? - 作业帮
伊彼蒲4272:______[答案] 原句出处,据说是邵雍的《善处吟》.其实意思《道德经》里早已经说过,什么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

于美柱19720506792##“善处下则驭上”出处? -
伊彼蒲4272:______ 原句出处,据说是邵雍的《善处吟》.其实意思《道德经》里早已经说过,什么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什么什么的.

于美柱19720506792##诗经 礼记 老子中的经典语句 -
伊彼蒲4272:______ [原文] 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②.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③,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⑤. [译...

于美柱19720506792##江海所以能为百谷为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 作业帮
伊彼蒲4272:______[答案] 此句出自老子的第66章,原文如下: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摊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

于美柱19720506792##翻译文言文 -
伊彼蒲4272:______ 出自老子道德经 正文 第六十六章 译文:江海之所以能成为千百河谷之水归顺之处,是因为它在河水的下游,所以才能成为千百河谷的统帅.因此,要想作万民之君王,必须在言语上表示谦下,要想站在百姓前面,必须先把自己放在百姓后面.因此,圣人在百姓之上,但百姓不觉得他是累赘,虽在百姓前面,但百姓不觉他能造成侵害.这段话实际上表述了老子的治国之道,他认为道作为万事万物的本原和根本规律,是自然而然的,即道法自然,人道的运行也必须以大道运行为依据,即人法道.这个“法道”,就是法道之自然,即法天地之自然,人之自然.依照大道运行规律,就应当贵谦处下,贵阴守柔.这个观点集中体现在治国之道上就是无为.

扩展阅读

  •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
  •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的理解
  •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翻译
  •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 爱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
  • 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翻译
  •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虚伪
  • 不为圣人 便为禽
  • 《洛神赋》原全文
  •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 欲上民必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 是以圣人外其身而身先
  •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
  • 联系电邮
    © 江苏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