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止于至善

来自:江苏    更新时间:2024-05-19

叔享辰18988334171##止于至善(汉语成语) - 搜狗百科
詹肥狐4547:______[答案] 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示例】: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这人间世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 ◎鲁迅《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

叔享辰18988334171##请教《大学》中一字的解释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詹肥狐4547:______ “止”在这里的意思是确定一个人生目标,一个途径,朝着一点发展. 也就是说:“止于善”是立志做一个善人,“止于恶”就是做一个恶人. 人生做止于善的好人比做止于恶的坏人更难.道理就是说,善的行为就是停止掉恶,使恶的行为不发生作用,行为 专止于至善,这在《大学》里讨论得很多. 还可以借鉴老子与庄子对于“止”这个字的理解. “止”就是诸子学说中人生的最高境界.

叔享辰1898833417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清明,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 作业帮
詹肥狐4547:______[答案]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学》的第一句话.. “大学”这里的大学不是咱们现在的大学的概念,“大”通“太”或“泰”就是大学问,孔子指的大学问就是治国安邦的学问; 2.“道”就是方法,途径等; 3.“明明德”,第1个...

叔享辰18988334171##止于至善的意思是什么?能说通俗点吗? - 作业帮
詹肥狐4547:______[答案] 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示例】: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这人间世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鲁迅《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

叔享辰18988334171##"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
詹肥狐4547:______ “止于至善”意为 精益求精 原文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金庸神雕侠侣里面黄蓉曾教导杨过学习过这句话) 原文出自《礼记·大学》 整句话的意思是: 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叔享辰18988334171##“止于至善”到底是什么意思? -
詹肥狐4547:______ (拙拙一答,恭闻指正) 个人认为,“止于至善”的意思正是“始于至善”.换言之,即让“至善”由终点转化为起点,由结尾转化为开端. 《大学》先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显然,明明德是大学的起点,亲民是大...

叔享辰18988334171##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
詹肥狐4547:______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原文) 译文 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过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原文) 这里有译文http://www.knowact.net/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757

叔享辰18988334171##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
詹肥狐4547:______ 做治国安帮这种大学问的方法在于,提倡和发扬正大光明的德行和德政,广泛地亲近民众和尊重民意,永无止境地追求至善至美,以至善至美为奋斗目标. “大学”就是大学问,古时候的大学问就是治国安帮的学问; “道”就是方法,途径,诀窍等; “明明德”,第1个“明”作动词,为明放、彰显、提倡、推广、发扬、张扬之意;第2个“明”为正大光明,公正开明之意.“德”就是德行和德政,社会风尚. “亲”就是亲近,体察,尊重; “民”就是民众,引申为民意、民情; “至善”就是善的最高境界,即至善至美. “止”就是停住.“止于”就是“当某某目标达到的时候停住”,引申为“以……为奋斗目标”,“止于至善”就是以至善为奋斗目标.

扩展阅读

  • 在止于至善下一句
  • 独善其身
  • 止于至善的三层含义
  • 知行合一最佳解释
  • 《大学》全篇原文
  • 行已有耻
  • 止于至善最通俗的解释
  • 知止而后有定
  • 《大学》全文及解释
  • 止于至善的真正含义
  • 止于至善的四个要求
  • 《大学》原文及翻译
  • 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
  • 知行合一
  •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 行己有耻
  • 联系电邮
    © 江苏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