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大学中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来自:江苏    更新时间:2024-06-01

姚建侧17620387561##“至善”到底是一种什么境界? -
薄黄易3299:______ 出自四书里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至善” 上述所谓“至善”一词,取之于《大学》开篇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在《大学章句》中,朱子将之称为《大学》的“三纲领”.既称之为纲领...

姚建侧17620387561##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至善,何为至善? - 作业帮
薄黄易3299:______[答案] 语出《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明德至善作为《大学》的核心思想,意指追求光明正大的品德,使自身的境界达...

姚建侧17620387561##试问何者为“仁”何者为“义”何者为“爱”? -
薄黄易3299:______ “仁”:仁人、爱人、仁爱.自孔子倡导“仁”学以来,“仁”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孔子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社会道德理想.讲“仁”,就是讲...

姚建侧17620387561##修身,养性,格物,致知,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含义 -
薄黄易3299:______ 修身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道家、儒家、墨家都讲修身,但内容不尽相同.儒家自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修身,并把它作为教育八目之一.儒家的“修身”标准,主要是忠恕之道和三纲五常,实质上是脱离社会实践的...

姚建侧17620387561##慎独是儒家的谁提出来的? -
薄黄易3299:______ “慎独”语出《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旧说《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相传《礼记》中之《中庸》、《表记》及《坊记》,均为子思所作,但无确据.也有人说其实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

姚建侧17620387561##《大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
薄黄易3299:______ 大学,即大人之学,也就是成为圣人的学问.你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八目”,是“止于至善”的途径;而“明明德”(开发自己本有的智慧)与“亲民”(使人在自己的影响下得到改变,成为新人)则是“止于至善”的两个方面,即自觉与觉他.成为圣贤的学问,基础在于“格物”,朱熹解释为研究事物之理,而一般修行人则认为是格除物欲,让自己的内心清净.清净内心,既是成为圣明之人(明明德)的起点,也是修行的最终点(一念清净,即得根本智).

姚建侧17620387561##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薄黄易3299:______ 我觉得还是那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姚建侧17620387561##子曰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写出原文解释译文 -
薄黄易3299:______ 【原文】 2·4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 【注释】 (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

姚建侧17620387561##四书五经里的中庸是什么 -
薄黄易3299:______ 1、简介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汉民族典章制度书籍.为战国时子思作.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自然法律.宋代把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2、中庸是人生的大...

扩展阅读

  • 大学之道高中课文原文
  • 礼记大学给人的启示
  • 《大学》修身之道
  • 《大学》的宗旨
  • 礼记大学节选大学之道
  • 《劝学》原文
  •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 礼记大学之道感悟
  • 礼记大学和现代大学的区别
  • 礼记大学的核心纲领
  • 礼记大学原文及翻译
  • 大学之道阐明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
  • 礼记大学赏析
  • 大学之道礼记
  • 《大学之道》赏析
  • 《大学之道》原文和翻译
  • 联系电邮
    © 江苏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