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最著名的5首诗是哪5首?

www.hanlefang.net    2024-06-16
曹操最著名的5首诗~

《曹操·步出厦门行·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①碣石:山名。碣石山有二,这时指的大碣石山。一说即指今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
②澹澹:水波摇荡貌。
③竦峙:耸立。
④星汉:银河。
[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赏析]
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就不必细说了。
[特色]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龟虽寿》。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
《观沧海》是这年九月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首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诗人于挥师北伐之际来到碣石山下,登高观海。碣石山原位于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一说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汉时还在陆上,面对着渤海,六朝时由于地质变动,沉于海中。诗人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只见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澹澹,水波动荡状。竦峙,岛屿高耸的样子。诗人登高远眺,举目所及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摇浪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这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在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东巡至此,刻石观海。如今诗人站在秦皇、汉武游踪所到之处,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连的苍茫大海和海中高耸的岛屿,想到中原地区已经平定,北伐乌桓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北方统一即将实现,心情该是何等激奋!这时,诗人的目光注视着海上的岛屿,眼前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萧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曹操在取得一连串的战争胜利之后,他觉得自己的雄图伟业犹如这树木百卉一样,生机勃发,也为这洪波涌起的大海,充满生命的活力。以下,诗人又展开其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的运行好像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像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请看,这就是大海的气魄,大海的胸怀。真是太壮观、太奇伟了。
《观沧海》一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这是很精当的。

曹操《短歌行》赏析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诗言志,歌咏怀,大战前夕,曹操的心情如何呢?唯一“忧”字可总曹公心境。“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酒真的能化解曹公之忧吗?通览《短歌行》全篇,可知好酒并未使曹操真正地解忧,那么是什么样的忧愁令这位有着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举杯消愁愁更愁”呢?
一忧“人生苦短”。东汉末年,群雄奋起,众多能人志士都想抓住时机建功立业,此时的曹操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这些辉煌的业绩也花费了他太多的时间(曹操时年已五十四岁),况且其中又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失败,因而他深感奋斗的艰难和时光流逝的无情。“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的短促感、焦灼感重重地向他压来,这使他不由发出“人生几何”的感慨。再者,在当时,“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颓废思想在壮志未酬、抱负不得伸展的文人中间颇为流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曹操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只好借“对酒当歌”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忧思。
二忧“求贤不得”。仅仅把感叹“人生苦短”作为诗歌的起点和终结,这只是一般文人的思想境界。而曹操毕竟是曹操,他把这样的慨叹只作为本诗感情发展的基点,以这种微吟低唱的形式,为下文倾吐求贤若渴的慷慨激烈的心曲打下基础。当时,各据一方的军阀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都在用尽一切办法延揽人才。孙权有周瑜、鲁肃、张昭等,刘备有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即使刘表之流,手下也有一些谋士。曹操虽然拥有诸多的谋士猛将,但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宏伟功业,他希望天下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在他这里。在曹操热烈的求贤过程中,焦虑和痛苦不时地向他袭来。让我们来听听曹操的心声吧:贤士啊,我像热恋的女子一样渴望着你的到来,我只是为了你的缘故,一直“沉吟至今”,你快快地来到我的身边吧!你到来后,我一定摆宴设乐,竭诚欢迎!可贤士啊,你就像天上那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何时才能来到我身边?在这里,“求贤不得”的思绪如潮水般地从心中涌出,真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三忧“功业未就”。这可以说是笼罩全篇的忧思,“人生苦短”之忧、“求贤不得”之忧皆由它而来。一统天下是曹操毕生的奋斗目标。而眼前,赤壁之战前景未卜,作为一个深谋远虑、渴望建功立业的将领,他能不产生这样的忧思吗?愿学大海纳百川,愿学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还不是为了实现心中的宏愿?而这一宏愿还未变成真正的现实,“功业未就”的苦闷依然萦绕心头。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今宵一场醉!《短歌行》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他有爱才、礼贤的坦荡胸襟;他有统一天下的宏大志愿;他有开创新局面的进取精神。尽管他也有“忧”,有“很深的忧”,但是他的“忧”是站在国家的高度、英雄的角度之上的“忧”,这绝非杜康酒所能消解。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陌上桑   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  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  交赤松,及羡门,受要秘道爱精神。  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  绝人事,游浑元,若疾风游〔炎欠〕翩翩。  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   短歌行(二首)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其二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臣节不隆。  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  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  犹奉事殷,论叙其美。   齐桓之功,为霸之首。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赐与庙胙,命无下拜。  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赐圭瓒,〔禾巨〕鬯彤弓,  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威服诸侯,师之所尊。  八方闻之,名亚齐桓。  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   -------------------   分析   短歌行 魏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   这首诗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抒发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用四言体写来,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诗的开头情绪稍嫌低沉,但整首诗的基调还是昂扬奋发的,在这点上和《龟虽寿》有点类似。按诗意划分,每八句一节,共十六句四节。   前八句为第一节,诗人对人生的短暂发出感慨和忧愁,并要借酒来浇愁。表面看写个人的感慨和忧愁,仿佛要放浪形骸,及时行乐,其实写一个大政治家祈求建功立业的广阔胸怀。“朝露”之比,形象鲜明,意蕴深刻,富有哲理。总之,第一节的节意可以一个“愁”字来概括。   接下来“青青子衿”以下八句为第二节,情味更加深厚缠绵了。“青青子衿”二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原句,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绕在我的心间。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呢?)诗人用这古诗句,是表达对贤才的渴求。诗句语气婉转,情味深细,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活动,这也是他原来颁布的《求贤令》之类的政治文件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接下来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来到我这里,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合作的。总之,诗人引用古诗自然妥贴,宛如己出,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心愿。

1、《薤露》 魏晋 曹操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2、《苦寒行》 魏晋 曹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3、《冬十月》 魏晋 曹操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鵾鸡晨鸣,鸿雁南飞,

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3586813316:曹操写了很多有名的诗词文章,有哪比较有名的呢?告诉我内容(3 - 6个即可) -
蒋鲁滢______ 仅列出5首供参考: 1.《观沧海》【魏晋】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龟虽寿》【魏晋】曹操 神龟...

13586813316:曹操最著名的诗词是哪一首啊? -
蒋鲁滢______ 《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成雾,终为死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独在天. 养怡之福,可以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13586813316:曹丕 曹操 比较好的诗 推荐几首 -
蒋鲁滢______ 曹操 《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这几首应该是最出名的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13586813316:曹操著名的诗 -
蒋鲁滢______ 气出唱(三首) 其一 驾六龙,乘风而行. 行四海,路下之八邦. 历登高山临溪谷,乘云而行. 行四海外,东到泰山. 仙人玉女,下来翱游. 骖驾六龙饮玉浆. 河水尽,不东流. 解愁腹,饮玉浆. 奉持行,东到蓬莱山,上至天之门. 玉阙下...

13586813316:军事家曹操的名诗:曹操最著名的诗是哪首 -
蒋鲁滢______ 曹操一生的成就有很多.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戎马一生为北方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不得不提的就是曹操在诗歌上的造诣.曹操是建安七子之一,除此之外,他的儿子曹植和曹丕和他并称为三曹.曹操无疑是一位全才,能文能武.

13586813316:曹操著名诗歌有哪些 -
蒋鲁滢______ 龟虽寿,嵩里行,短歌行,观沧海等等

13586813316:曹操的哪首诗最有霸气 -
蒋鲁滢______ 【一、曹操 短歌行】其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3586813316:曹操最有代表性的诗是那首
蒋鲁滢______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3586813316:曹操一首著名的诗
蒋鲁滢______ 曹操有很多著名的诗啊.《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 》,《嵩里行》

13586813316:曹操写过几首诗?都是什么?(诗名,诗的内容) -
蒋鲁滢______ !!!曹操~乱世之奸雄! 气出唱(三首) 观沧海 度关山 薤露行 对酒 陌上桑 短歌行(二首) 秋胡行 善哉行

扩展阅读

  • 曹操的经典诗歌
  • 曹操的诗歌作品有哪些?
  • 曹操最著名的5首诗
  • 曹操最著名的5首诗
  • 曹操最著名的5首诗
  • 曹操写的古诗有哪几首?
  • 请问曹操的诗词哪几首最好
  • 曹操诗词最好的十首
  • 曹操的诗词必背十首
  • 曹操有哪几首诗?内容是什么?作诗的背景?
  • 李白最吓人的一首古诗
  • 《龟虽寿》古诗
  • 李白一生杀死了多少人
  • 李白最霸气的十首诗
  • 李白最诡异的一首古诗
  • 《观沧海》全诗
  • 李白最可怕的诗
  • 吓死八千人的美女图
  • 李白最诡异的一首诗藏头诗
  • 李白最诡异的一首诗驱鬼
  • 联系电邮
    © 江苏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