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隧道排水应满足哪些要求

www.hanlefang.net    2024-06-16
隧道防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需要符合哪些要求?~

- 铁路隧道防排水工程的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of waterproof and draining works in railway tunnels 作者:刘文武,史焕祥, 期刊-核心期刊 铁道建筑RAILWAY ENGINEERING 2004年 第08期
- 浅谈卓资山隧道防排水施工 作者:王玉喜, 期刊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2008年 第07期
- 浅谈铁路客运专线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 作者:牛之印, 期刊-核心期刊 铁道建筑技术RAIL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2008年 第z1期
- 新七道梁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 Water proof and drainag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New Qidaoliang Tunnel 作者:王利民, 期刊 山西建筑SHANXI ARCHITECTURE 2004年 第04期
- Goldberg高速铁路隧道防排水设计 作者:Franz Starjakob, Johannes Benedikt, 会议 2006中国高速铁路隧道国际技术交流会2006中国高速铁路隧道国际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6年
- 北京城市铁路双连拱隧道防排水施工综合技术 作者:熊江陵, 汤勇洛, 会议 2004海峡两岸地工技术、岩土工程交流研讨会2004海峡两岸地工技术、岩土工程交流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2004年
- 浅议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 作者:钟军, 期刊 黑龙江科技信息HE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7年 第09期
- 青藏铁路冻土隧道防排水技术探讨 作者:黄双林, 会议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防排水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交流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防排水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 2007年
- 隧道衬砌结构防排水施工技术 作者:覃为康, 期刊 大众科技DAZHONG KEJI 2006年 第01期
- 隧道结构防排水技术研究 A Study of the Water-proof and Draining Techniques for Tunnel Structures 作者:杨艳伟,李治国, 期刊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TRAFFIC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FOR NATIONAL DEFENCE 2007年 第02期
- 铁路客运专线隧道防排水原则的探讨 作者:王克金, 期刊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INNER MONGOLIA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ECONOMY 2006年 第12期
- 隧道防、排水工程的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of Waterproof and Drainage in Tunnel Construction 作者:韩学义,刘洋,袁晓君, 期刊-核心期刊 辽宁交通科技LIAONING 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2年 第01期
- 青藏铁路冻土隧道防排水技术探讨 作者:黄双林, 会议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防水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交流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防水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 2007年
- 老山隧道环保型防排水设计与施工探索 作者:俞宏, 会议 江苏宁淮高速公路老山隧道环保型建设技术暨大跨径隧道建设技术学术研讨会江苏宁淮高速公路老山隧道环保型建设技术暨大跨径隧道建设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年
- 连拱隧道中隔墙防排水系统浅析 Analysis of Middle Wall Waterproof and Drainage System in Multi-arch Tunnel 作者:宋杰,孙燕祥,黄继军, 期刊-核心期刊 土工基础SOIL ENGINEERING AND FOUNDATION 2008年 第04期
- 连拱隧道中隔墙防、排水施工技术 Waterproofing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for Multi- arch Tunnel Partition Wall 作者:何安久, 期刊-核心期刊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UNDERGROUND SPACE AND ENGINEERING 2005年 第03期

  1.洞内纵向排水沟(系统)宜与线路坡度一致。在隧道内线路分坡平段、车站隧道或隧道车站段范围内,排水沟泄水底面应有不小于1‰的坡度。横向排水坡不应小于2‰。
  2.纵向排水沟的断面应根据进入隧道水量大小确定,应保证足够的排泄能力。水沟的设置及构造应便于维护,并应铺设盖板。采用无仰拱衬砌段,水沟深度应具有疏干隧道底部一定范围围岩内滞水的功能。
  3.单线隧道洞内宜优先设置双侧纵向排水沟;地下水量小、铺设碎石道床的短隧道(L≤500m)可设置单侧水沟;单侧水沟宜设于地下水来源一侧,当地下水来源侧向不明时,曲线隧道水沟可设在曲线内侧。侧沟靠围岩侧应根据衬砌背后排水系统设置相应的泄水孔(管),靠道床侧应设有满足排除道床积水要求的进水孔,一般孔径为¢50㎜,间距不大于1m。
  4.双线及多线隧道宜设置双侧水沟及线路股道间中心排水沟,但不应单独设置中心排水沟;地下水量小、铺设碎石道床的短隧道(L≤500m)可仅设置双侧水沟;侧沟靠围岩侧应根据衬砌背后排水系统设置相应的泄水孔(管);侧沟与中心水沟间应设置满足引排侧沟水的横向联系水沟(管),其孔径不得小于0.1m、纵向间距不宜大于10m,与侧沟连接处孔口距侧沟排泄底面不小于0.1m(防淤塞);横向联系水沟(管)应顺直,以确保排水顺畅,不应出现“虹吸”现象。
  5.中心排水沟宜采用盖板明沟,盖板顶面应与隧底结构顶面齐平。当采用暗埋管沟时,管内径不得小于¢600㎜,且应设置满足养护、维修需要的检查井,检查井设置的纵向间距不得大于30m并距变形缝及不同结构衔接处不小于2m;隧道底板下与围岩接触的暗埋管沟宜采用无砂混凝土或渗水盲管,并设置反滤层,仰拱以上的暗埋管沟宜采用混凝土管。
  6.单线隧道底部结构顶面应设排向侧沟的横向排水坡;双线及多线隧道底部结构顶面应设排向中心排水沟的横向排水坡;横向排水坡不应小于2‰。采用暗埋管沟时,可在底部结构顶面设纵向排水明槽。
  7.单线隧道地下水来向明确,该侧侧沟排泄能力不足时,应于隧底设横向联系水沟分流至另一侧,横向联系水沟(其)轴线与纵向沟上游(来水)方向交角应大于120°。
  8.侧沟盖板顶面应作为养护、维修人员的走行面;客运专线(高速铁路)隧道的侧沟盖板顶面应与内轨顶面等高,作为救援通道走行面;盖板应满足人行活动的要求,宜厂制,并应铺设平整。

隧道防排水的基本要求 

(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隧道防排水应满足下列到要求: 

①拱部、边墙、路面、设备箱洞不渗水;

②有冻害地段的隧道衬砌背后不积水、排冰沟不冻结;

③车行、人行横通道等服务通道拱部不滴水,边境不淌水。

(2)三级公路、四级公路隧道应做到: 

①拱部、边墙不滴水,路面不积水,设备箱洞不渗水; 

②有冻害地段的隧道衬砌背后不积水,排水沟不冻结。 

(3)当采取防排水工程措施时,应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当隧道内渗漏水引起地表水减少, 影响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时,应对围岩采取堵水措施,减少地下水的渗漏。

二、隧道防排水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1、隧道防水措施 

(1)洞外防水措施 当隧道地表沟谷、坑洼积水、渗水对隧道有影响时,宜采用疏导、勾补、铺砌和填平等处治 措施。废弃的坑穴、钻孔等应填实封闭。应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隧道附近的水库、池沼、溪 流、井泉水、地下水渗入隧道。

(2)洞内防水措施 ①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时,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应设置防水板及无纺布。防水板 应采用易于焊接的防水卷材,厚度≤1.0mm,接缝搭接长度≤100mm。所采用无纺布密度要 求≤300g/m2。 ②隧道二次衬砌应满足抗渗要求。 混凝土的抗渗等级, 有冻害地段及最冷月份平均气温 低于-15℃的地区不低于 S8,其余地区不低于 S6。 ③隧道二次衬砌的施工缝、沉降缝、伸缩缝是防渗漏水的薄弱环节。设计时常采用不同止水 带、止水条等结构防水材料和构造形式。 ④有侵蚀性地下水时,应针对侵蚀类型,采用抗侵蚀混凝土,压注抗侵蚀浆液,或铺设抗侵 蚀防水层。 ⑤对于围岩破碎、涌水易坍塌地段,可采用向围岩内预注浆进行堵水加固。 ⑥当隧道位于常水位以下,又不宜排泄时,隧道衬砌应采用抗水压衬砌。二次衬砌施工缝、沉降缝的主要构造形式 

2、隧道排水措施 

(1)隧道内排水应符合下列既定: ①路面两侧应设纵向排水沟,引排营运清、洗水消防水和其他废水; ②隧道纵向排水坡宜与隧道纵坡一致; ③路侧边沟可设置为为开口式明沟()或暗沟,当边沟为路沟时,应设 沉沙池、滤水蓖、其间距宜为 25~30m; ④检修道或人行道的道面应考虑排水,可酌情设 0.5%~1.5%的横坡,亦可在墙脚与检 修道交角处设宽 50mm、深 30mm 的纵向凹槽,以利道而清洁排水。 

(2)路面结构底部排水设施的设置要求: ①路面结构下宜设纵向中心水沟(管),引排地下水,中心水沟(管)断面积应通过水力计 算确定; ②中心水沟(管)纵向应按间距 50m 设沉沙池,并根据需要设检查井; ③隧道应设横向导水管,以连接中心水沟(管)与衬砌墙背排水盲管;横向导水管的直 径不宜小于 100mm,横向坡度应≤2%,其纵向间距应根据地下水量确定,一般可按 30~ 50m 设置;当不设隧底中心水沟(管)时,横向导水管的纵向间距不宜小于 10m; ④路面底部应设不小于 1.5%的横向排水纵坡; ⑤寒冷和严寒地区有地下水的隧道,最冷月份平均温度低于-10℃时,应采用深埋中心 水沟;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低于-25℃时,应在隧道下设防寒泄水隧洞。 

(3)隧道衬砌外排水设施设置要求: ①在衬砌两侧边墙背后底部应设沿隧道的纵向排水盲管(沟),其孔径不应小于 80mm; ②沿衬砌背后环向应设置导向盲管,其纵向间距应≥20m,遇水量较大时,环向盲管应 加密,对有集中水处,应单独设竖向盲管,盲管的直径应≤50mm; ③环向盲管、竖向盲管应与边墙底部的纵向排水盲管(沟)连通;纵向排水盲管(沟应与 横向导水管连通,以形成完整的纵横向排水系统,环向盲管、竖向盲管。纵向排水盲管应用 无纺布包裹。衬砌背后排水措施 ④当地下水发育,含水层明显,又有长期充分补给来源时,可利用辅助坑道排水或设置泄水 洞等截、排水设施。 ⑤当洞内水质有侵蚀时,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排水造成环境污染。 

三、洞口与明洞防排水 

(1)隧道、辅助坑道的洞口及及明洞应设置截水沟和排水沟,洞口边坡、仰 坡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比地表水的下渗和冲刷。 

(2)为防止洞外水流人隧道内,可在洞口外设置反向排水边沟或采取截流措施。

(3)明洞防排水要求如下: ①明洞顶部应设置必要的截、排水系统; ②回填土表面宜铺设隔水层,并与边坡搭接良好; ③靠山侧边墙底或边墙后宜设置纵向和竖向盲沟,将水引至边墙泄水孔排出。 ④砌外缘应敷设外贴式防水层; ⑤明洞与隧道接头处应做好防水处理,明洞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新旧混凝土施工规则要 求施做,明洞防水层应往隧道方向延伸一定长度,并做好仰坡脚与明洞填土的搭接。



13395474184:隧道防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需要符合哪些要求? -
和伏览______ 隧道结构防水竣工验收应符合以下规定: 1.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2.防水层连接紧密,无渗漏水现象; 3.防水层接缝严密,涂膜防水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各层之间和防水层与基层面之间接合紧密,无裂缝、损伤、气泡、脱层或活动等现象; 4.地表水处理结果.

13395474184:高速公路隧道衬砌不实、渗水如何处理? -
和伏览______ 防治措施:1、强化隧道防、排水设计,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与原设计情况不符是,应及时修改、完善设计. 2、防、排水施工严格遵循规范进行,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防水材料厂家、质量在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同时,还应征得业主的同意.防水卷材施工不能有破裂,搭接宽度必须满足要求,并应联(粘)结牢固. 3、洞内排水设施齐全,排水沟深度不得小于路面结构层深度,并且坡度适合,保证排水顺畅. 4、应对衬砌混凝土进行无破损检测,防止空洞和不密实现象.

13395474184:道路设计中排水纵坡设计有什么规定 -
和伏览______ (1)正确采用合理的纵坡;(2)纵面线形应适应地形,尽量做到圆滑舒顺,应避免凹凸反复起伏或中间暗凹的纵面线形;(3)竖曲线设计应尽可能取用较大半径值,技术标准规定的竖曲线最小半径,仅是满足一般行车需要的极限最小值;(4)必须避免在同向两竖曲线间插入短的直线坡段,特别是凹形竖曲线;(5)为提高载重汽车爬坡能力,宜在陡坡路段之前,设置降坡借下坡惯性加速以提高车速;(6)在连续较长的陡坡路段上,接近坡顶的尽头宜选用经一些的坡度衔接,以利于变速行车.陡坡的下端应避免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7)平坦地区考虑排水需要,纵面应设不小于0.3%~0.5%的最小坡度;(8)长隧道内设计采用纵坡宜缓些,以利于汽车快速行驶,减少排气污染.

扩展阅读

  • 隧道用水排放标准
  • 高速公路路基排水施工注意事项?
  • 隧道防排水的规定?
  • 隧道工程洞内施工排水应符合什么要求
  • 隧道防排水施工规定?
  • 隧道洞内排水沟的设置应符合哪些规定
  • 隧道内防水、排水的措施分别有哪些?
  • 隧道防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需要符合哪些要求?
  •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临时排水措施和清表?
  • 隧道防排水施工控制要点?
  • 家用高压清洗水枪
  • 中国最长隧道排前十名
  • 十大最长高速排名
  • 中国最长的10个隧道
  • 隧道排水沟有几种
  • 隧道80开到100算超速吗
  • 中国最长隧道151公里
  • 隧道排水系统
  • 中国最长的隧道排名第一名
  • 高速最长隧道排名
  • 联系电邮
    © 江苏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