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中大学 读后感

www.hanlefang.net    2024-05-11
四书五经读后感~

学《四书五经》读后感
通过老板对我们讲的课,我深刻的认识到礼仪在生活中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认识到我以前是那样的无知,没来公司工作之前,我在家里总是好吃懒做,经常和父母吵架,而我却从来没有从心里去理解过他们。
读中学的时候,父母每星期给我的生活费只够我正常开销的,而我看到其他同学每天都有那么多零花钱去买自己想玩的东西,他们开心的神情无时不触动着我的心灵,我开始感到自悲,甚至有些孤僻,学习成绩更是排在差生的位置,回到家中也不和父母说话,认为这一切的错是他们造成的,他们没有能力,更没有什么地位,做他们的儿子,我真的很没面子,这想啊想,怨恨不断的增大,父母看我有些不对劲,就主动关心我,而我更是火冒三丈,认为他们是虚情假决的。跟他们大吵了一架,就离开了家里。想着靠自己去改变这不公的命运,挣更多的钱。我要像其他人一样,拥有金钱和快乐。
那天我和父母吵架之后,就偷了他们500元钱来到武汉,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城市里,我更加觉得自己没有做错。我要去找工作。经过一天的奔波,后来我就看到公司急招保安,又看到这里身穿军装的保安那样威武的气质,就决定在这里工作。
经过几个月的工作和学习,我开始慢慢的反省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明白他们是多么的不容易。后来老板又跟我们讲了《四书五经》里面的知识,使我更加的懊悔,以前心中的怨恨消失得无影无踪。
现在我要不断激励自己,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在工作中锻炼成一个真正的标兵

失四书五经的《大学》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小说叙述了饱尝人间辛酸的阿廖沙,抱着进大学读书的理想来到喀山,过了不久

读四书五经——之《大学·大学之道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之为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就是针对小学而言的。学校是教人掌握文字知识,而大学则是教人如何为人。《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是《大学》的中心思想和核心价值。 明德是大学之道的根本原则,也就是说人要崇尚善性与良好的德行,就是像忠、孝、仁、义等品质,所以要做到这些就不得不注重个人的修养,只有先治理好自己的人生才有资格把别人甚至集体,乃至国家治理的有条不紊。“亲民”则可以说是大学之道的核心任务,在此的“亲”可不是我们现代文中的意思,不是亲近,而是古文言文中的释义,通“新”,就是说要努力做个新人,创造新人,把人落后的一面彻底改变的人。大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最后那句“在止于至善”,做到前面两句,就能够明辨是非,能够善恶分明。 要做到以上的最高境界,就应当达到那八个具体的步骤。先“格物”就是要求我们探求事物的本来原理,不要被表面现象给蒙蔽了,“致知在格物”;再致知,“格物而后知”是要求我们得到知识后,之后的事就是心意诚实,以真诚去追求真理,然后在真理中心安下来而不为物欲所蒙蔽,才能公正诚明,无所偏失。做到以上的人才能有资格修身,就是提高自己的品德,这样的人才能被人接受,并且受人拥戴。然后就是最后一级,保护好家庭,协调好家里的关系,从而使各个家庭安定祥和,这样一个国家才可能稳定,稳定了才可以达到昌盛,而国家安定天下就太平了。 我们可以达到的很可能微不足道,但是慢慢去体会和完善就可以做到,其实开始做就可能做到的,所以我希望我能做到,你也可以的。

 提起四书五经,我会想起《范进中举》,我会想起《孔乙己》,想起那些八股文下的文人,但我最终发现我错了,我走了一个极端,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走了极端。自从国人不读四书五经以来,就没有这样的人吗?照常有。
  
  但另一个端点却没有,在各个领域里,已经没有以前的“大家”了,有的都是读过、上过私塾读过四书五经的人。我在网上跟随着台湾王财贵教授和大陆南怀谨老先生的足迹,他们的讲演,以及他们十年来的亲身努力。我深深的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我探询着周围的人,除了学中文的在四年大学时间里读四书五经外,就是学英文专业的了,他们在修外国文学史的同时要修自己的文学史,其他专业的根本就接触不到。我们离我们古老的文化越来越远了。
  
  物极必反,当我留意着“国学”的时候,发现社会上“国学”也越来越热了。我和女儿也开始了我们的读经典生活。
  
  读完了《弟子规》,我们开始《大学》……随着读书的进行发现我们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单纯的女儿多了一份思索,随着古文的阅读,现代文的阅读也在增加,有时候到了被我们称之为“书虫子”的地步。最显著的变化要属遇到挫折了,不再委屈地掉眼泪,而是多了一分沉稳,通过自己去读书来对付遇到的挫折,而且读书的同时更多了一份思索,分析书中的人和事,经常问一些我意料不到的问题。
  
  我也在发生着一些细微的变化,少了一份以前所具有的张扬,象女儿一样多了一份沉稳;对女儿更多了一份爱;对爸爸,多了一分以前没有的另一种关心;对家庭多了一份责任。

我最近刚刚读完大学,感触数之不尽,但我还没有完全参透这本书的意义和内涵,自能浅显的向你解答:
《大学》一部分讲的是教导人们懂得承担责任,还要勉励自己,不断的继续前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天下为己任。
从自身开始做起,从格物致知到意念真诚,再到心思端正,然后修养品行,管理家庭,治理国家,天下太平。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从小事做起,从言行和品格上做起
我其中最为欣赏这句: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初看不觉得有什么意义,不过在细细研读之后你会发现这真的是一句对自己有很大帮助的名言。这句话不仅代表了要表里如一,还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后面讲的是作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如何进行这一系列的成长,君子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品格,怀有仁爱。还有如何成为一个君子,如恶恶臭 如好好色,不必掩饰
由于没有仔细研读,所以只是肤浅的告诉你大体意思,希望你可以看看大学

19562324473:四书五经中大学 读后感 -
匡栋耿______ 读四书五经——之《大学·大学之道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之为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19562324473:《四书》《五经》的读后感各两篇!!! 急 -
匡栋耿______ 提起四书五经,我会想起《范进中举》,我会想起《孔乙己》,想起那些八股文下的文人,但我最终发现我错了,我走了一个极端,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走了极端.自从国人不读四书五经以来,就没有这样的人吗?照常有. 但另一个端点却没...

19562324473:大学的读后感怎么写?200字以上 -
匡栋耿______ 大学读后感《大学》原本是名列五经的《礼记》中第四十二篇,宋朝的程氏兄弟把它抽出来单列,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

19562324473:四书五经读后感200字 -
匡栋耿______ 群弟子,记嘉言.讲道德,说仁义.中不偏,庸不易.自修齐,至平治.书中内容宣扬道德和仁义,待人接物,处理事情要至公至平,至真至正,无太过,无不及.通过这样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管理家庭乃至治理国家,平定天下的方法和道理.从易经,尚书,周礼,礼记,诗经,春秋中,学到实例.了解周朝的礼乐制度,政治制度.风,大雅,小雅,颂则反应了人民生活状态.尚书的文献汇集,篇章繁多,有典,谟,训,诰,誓,命等.春秋这部史书,记载了善恶之别.剩下的楼主自己胡诌吧 颂和人民生活没啥关系其实,不过两百字,我想你老师不会认真这种地方的

19562324473:四书五经其中一本读后感2000字 -
匡栋耿______ 诗文欣赏说《诗经•关雎》 近年赏析之风颇为流行,但我认为这类文章并不好作.尤其是讲《诗三百篇》中的作品,首先须通训诂,其次还要明诗旨.因为风、雅、颂距今已远,其可赏析处往往即在字、词的训诂之中.加以旧时奉三百篇为经典...

19562324473:写有关【论语】,【庄子】,【孟子】的读后感, - 作业帮
匡栋耿______[答案] 这个假期我读了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这部包罗万象,诠释了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经典作品,令人无一不回味... 孟子》读后感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

19562324473:论语读后感 -
匡栋耿______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老夫子的经典传世之作—《论语》,这部包罗万象,诠释了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经典作品,令人无一不回味无穷,否则,何以留芳千古,为世人所称道呢? 《论语》之所以称得上是经典,是因为它将中国的国宝级别的人物—...

19562324473:《国学经典》读后感 -
匡栋耿______ 您好: 《国学经典》读后感 谷雨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在百般期待中,《国学经典》踏着轻盈的步伐悄悄地来了,它安静地躺在书桌的中央,那淡淡的浅绿色透着浓郁的古典风,开启了我一天的好心情. 就这样,悄悄地与《国学经典》牵...

19562324473:四书<<大学>>的精髓 -
匡栋耿______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告诉了人们如何做才会好

扩展阅读

  • 《四书》读后感
  • 四书五经大学感悟
  • 四书大学心得体会
  • 四书五经读后感800字
  • 四书五经读后感100篇
  • 读四书五经的危害
  • 四书五经心得体会
  • 四书《大学》学习感悟
  • 《四书》学习心得
  • 四书五经读书心得体会
  • 联系电邮
    © 江苏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