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二个时辰分别是?分别代表什么时间?

www.hanlefang.net    2024-06-01
古代十二个时辰分别是?分别代表什么时间?~

古代十二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古代十二时辰分别是

(1)子时:23点至凌晨1点。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2)丑时:凌晨1点至3点。

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3)寅时:凌晨3点至5点。

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4)卯时:凌晨5点至7点。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5)辰时:上午7点至9点。

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6)巳时:上午9点至11点。

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7)午时:中午11点至13点。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8)未时:下午13点至15点。

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9)申时:下午15点至17点。

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

(10)酉时:晚上17点至19点。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11)戌时:晚上19点至21点。

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12)亥时:晚上21点至23点。

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扩展资料

时辰的由来

观天象的最佳时机应是夜深人静、繁星满天的时候。

子夜时分,仰望天空良久,忽然听得周围有细碎的声音,低头一看,原来是老鼠在活动。天长日久,人们发现鼠类出没频繁的时刻是子时。于是,子时便与鼠联系在一起,成了“子鼠”,并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属相的第一位。

“马无夜草不肥”,牛当然也是如此。农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农家的大事。丑时,农家自会起身喂牛。牛与丑时联系在一起,便成了“丑牛”。

凌晨三点至五点,昼伏夜行的虎最凶猛,农家常常会在此时听到不远处传来虎啸声。于是,虎与寅时相联系,有了“寅虎”。

五点至七点,天亮了,兔子跑出窝,去吃带着露水的青草。于是,兔子与卯时相联系,便有了“卯兔”。

七点至九点,是容易起雾的时刻。据说龙能腾云驾雾,大雾之中才会“神龙见尾不见首”。不过龙是传说中的动物,在现实中看不到,只有大雾蒙蒙之中,人们才会产生龙的幻象。如此,龙才会在辰时的雾中出现。龙和辰时相联系,便有了“辰龙”。

九点至十一点,大雾散去,艳阳当空。体温不恒定的蛇从洞穴中爬出来晒太阳。无论有毒还是没有毒的蛇,都是可怕的,蛇最活跃的时刻,便是“巳时”。在造字时,“巳”被画成了一条蛇的象形。“巳蛇”,是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

十一点至十三点,烈日当头。这“烈”,使人想到了人类得力助手之一的马。红鬃烈马是良驹,但它的性子就像午时的太阳一样火烈。马与午时相联系,就有了“午马”。

十三点至十五点,未时,骄阳已把草上的露珠晒乾,可别忘了这正是放羊的好时光。于是,“未羊”应运而生。

十五点至十七点,申时,太阳偏西,或雨过天晴,天气显得清爽起来。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在树林里玩耍啼叫,人们听到了,记在心里,便把这一时刻与猴子联系在一起,于是有了“申猴”。

十七点至十九点,酉时,太阳快落山了,家养的鸡该回窝了;再不回窝,天一黑就会找不见。农妇着急了,四处呼唤着,轰鸡入窝。这吃饭喝酒的时刻,也与家鸡入窝相连,于是就有了“酉鸡”。

十九点至二十一点,戌时,人们在临睡之前要巡视一番;跟随他们的,是人类的另一个助手——狗。巡视的时刻与狗联系起来成为“戌狗”,恰到好处。

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深夜可以听到肥猪拱槽的声音,主人很高兴。不过要想猪长得肥壮,还得起身为它添食。亥时,自然与猪相连,于是有了“亥猪”。

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辰是汉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汉文化瑰宝之一。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不分海峡两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二时辰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峨眉山告诉你十二时辰的故事 领悟悠久的中华文化



古代十二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时辰 相等於现在的时间 配上的动物 原因

子 下午 11 时正至上午 1 时正

鼠 鼠在这时间最跃。

丑 上午 1 时正至上午 3 时正

牛 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耕田。

寅 上午 3 时正至上午 5 时正

虎 老虎在此时最猛。

卯 上午 5 时正至上午 7 时正

兔 月亮又称玉兔,在这段时间还在天上。

辰 上午 7 时正至上午 9 时正

龙 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

巳 上午 9 时正至上午11时正

蛇 在这时候隐蔽在草丛中

午 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

马 这时候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

未 下午 1 时正至下午 3 时正

羊 羊在这段时间吃草

申 下午 3 时正至下午 5 时正

猴 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

酉 下午 5 时正至下午 7 时正

鸡 鸡於傍晚开始归巢

戌 下午 7 时正至下午 9 时正

狗 狗开始守门口

亥 下午 9 时正至下午 11 时正

猪 夜深时分猪正在熟睡



13763656809:古代人的12个时辰分别是哪些? -
袁贡古______ 中国古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个小时.时辰用地支作名称,从夜间十一点算起,第一个时辰是子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 时辰 子时 二十三点到一点 丑时 一点到三点 寅时 三点到五点 卯时 五点到七点 辰时 七点到九点 巳时 九点到十一点 午时 十一点到十三点 未时 十三点到十五点 申时 十五点到十七点 酉时 十七点到十九点 戌时 十九点到二十一点 亥时 二十一点到二十三点

13763656809:古时所说的十二时辰是指什么?阳气最盛和阴气最盛又分别是什么时候? -
袁贡古______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时辰 相等於现在的时间 配上的动物 原因 子 下午 11 时正至上午 1 时正 鼠 鼠在这时间最跃. 丑 上午 1 时正至...

13763656809:古代的十二个时辰分别是什么? -
袁贡古______ 古代十二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

13763656809:12个时辰代表什么 -
袁贡古______ 子时:夜半,23点~1点钟 丑时:鸡鸣,1点~3点钟 寅时:平旦,3点~5点钟 卯时:日出,5点~7点钟 辰时:食时,7点~9点钟 巳时:隅巾,9点~11点钟 午时:日巾,11点~13点钟 未时:日映,13点~15点钟 申时:晡时,15点~17点钟 酉时:日入,17点~19点钟 戌时:黄昏,19点~21点钟 亥时:人定,21点~23点钟

13763656809:古时候的12个时辰都是什么?怎么读? -
袁贡古______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扩展资料: 1、西周开始,中国的历法逐渐稳定了一岁十二...

13763656809:古代计时的十二个时辰分别是什么?各个时辰对应现在几点.知道的哥们指教指教! - 作业帮
袁贡古______[答案] ·古代时辰对照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13763656809:古时一天十二个时辰分别是什么,分别对应现在的什么时刻? -
袁贡古______ 十二个时辰:子丑寅某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 对应时间:半夜12点为子时,每个时辰两小时.

13763656809:古代时辰是代表什么
袁贡古______ 每个时辰两个小时

13763656809:古代12个时辰分别是什么?
袁贡古______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23-1 点子时 1-3 点丑时 3-5 点寅时 5-7 点卯时 7-9 点辰时 9-11 点巳时 11-13 点午时 13-15 点未时 15-17 点申时 17-19 点酉时 19-21 点戌时 21-23 点亥时

13763656809:古时的十二个时辰是什么
袁贡古______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扩展阅读

  • ...十二个时辰,是哪些时辰?每个时辰代表的意思是什么?
  • 十二时辰是指几点到几点?
  • 古代十二时辰是什么?
  • 古时十二个时辰分别是哪十二个? 具体对应的时间点是多少?
  • 古代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是什么样的?
  • ...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分别是现在的什么时间
  • 古代12个时辰怎么划分
  • 一天24个时辰是怎样划分的?
  • 12时辰是分别对应现在时间的哪个?
  • 古代十二时辰分别是什么?
  • 农历十二个月的叫法
  • 十二时辰最全口诀
  • 生辰八字十二个时辰
  • 十二时辰表图
  • 十二时辰对照表
  • 子午流注12时辰图
  • 十二时辰顺口溜
  • 十二时辰对应24时图
  • 十二生辰时辰一览表
  • 时辰对照表 生辰八字
  • 联系电邮
    © 江苏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