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热爱读书故事,1000字,一件。

www.hanlefang.net    2024-06-01
名人(伟人)读书的故事600到1000字~

周总理的朴素生活

周恩来总理居住在中南海西花厅,过着俭朴的生活。这从他居住的房屋及院落都可以看得出来。自他住进来以后,不许装修与翻新房屋及庭院。

60年代初,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乘总理出国访问的机会,为了保护与加固建筑物,他们抢时间只搞了点简单的内装修,更换了窗帘、洗脸池与浴缸。周恩来回国见了十分生气,将他们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事后,他语重心长地对身边人员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影响一大片。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你们花那么多钱,把我的房子搞得那么好,群众怎么看?一旦大家都学着修起房子来,在群 众中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周恩来的这一番话发人深省。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提及装修房屋之事了。

邓颖超在悼念周恩来的文中说: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这个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就爱上了海棠花,也就爱上了这个院落,选定这个院落,到这个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整整居住了26年,这里始终保持着庄严、幽静、美丽与朴素的开国总理风格。

正如陈毅元帅所说:"廉洁奉公,以正治国者周恩来也。"


风趣的陈毅

建国初期,陈毅任上海市长。有一次对工商界人士演讲,讲台上摆放着名贵的鲜花和精美的茶具。陈毅一上台就说:"我这个人讲话容易激动,激动起来容易手舞足蹈,讲桌上的这些东西,要是被我碰坏,我这个供给制的市长,实在赔偿不起,所以我请求支持会议主持人,还是先把这些东西'精兵简政'撤下去吧。"会场上的人们立刻发出了轻松的笑声。

在60年代的一个会议上,陈毅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而大声疾呼:"不能够经过了几十年改造、考验,还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项帽子戴在所有知识分子头上!"说到这里,陈毅摘下帽子,向参加会议的知识分于代表鞠了一躬,然后大声说道:"今天,我给你们行脱帽礼!"这真挚的感情和恰到好处的幽默,使与会者为之动容。

陈毅讲话大都不用稿子。但是,他出口成章,侃侃而谈,常常以机敏而风趣的言辞使听者折服。在一次会议上,有人看见他拿着一份稿纸,还不时地低下头看看,后来竟发现那是一张白纸。"陈总,您怎么用张空白的发言稿啊?"会后有人问他。他回答说:"不用稿子,人家会讲我不严肃,信口开河。"


共和国大将罗瑞卿

罗瑞卿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1906年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青团,同年进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1928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副校长,八路军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多种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长,公安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兼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中央军委秘书长。

罗瑞卿由于多年来在军事上的杰出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军神刘伯承

刘伯承(1892-1986),共和国元帅。原名刘明昭,四川开县人。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时,在四川万县参加学生军。从而开始了长达70年的军事生涯。

1912年春,刘伯承考入重庆陆军将弁学堂。年底提前毕业后被编入川军第5师任见习排长,随部参加了反袁世凯的“第二次革命”。在战火中,刘伯承因功被提升为连长。

1915年12月,刘伯承在四川涪陵成立了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参加了第二次反袁战争,即护国战争。1916年3月,在率领部队攻打丰都的战斗中,刘伯承头部连中两弹,右眼受了重伤。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当德籍沃医生为他摘除右眼球时,为保护脑神经,没有用一点麻醉药。手术开始,刘伯承手扶着柱子,满头大汗,没吭一声,手术顺利地完成了。沃医生不禁为之动容地说:“你不是军人,而是军神!军神!真有三国关云长刮骨疗伤的气概!”。


朱德-从教育救国到从军

朱德元帅,1886年2月1日出生于四川仪陇县李家湾一户佃农之家。世代以租种地主土地为生,终年劳碌仅能糊口。朱德的母亲在朱德出生之前的几个小时还在干活。朱德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使他从小就开始干力所能及的劳动。五岁时就上山砍柴、割草。

朱德因过继给无儿无女且又十分喜欢他的大伯朱世林才得以上学,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六岁时朱德进入私塾,二十岁时入南充县高等小学堂,一年后考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的体育学堂。由于在这里受到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产生了教育救国的意识。毕业后于1908年邀几位同学好友一同回仪陇县城筹办高等小学堂,朱德任学校的体育教习兼庶务。学生由几人很快发展到七十多人。学校虽然办起来了,但土豪劣绅反对新思想、压制教育,社会的黑暗,民众的痛苦,统治阶级的腐朽,使朱德认识到教育无力救国。他毅然弃教从军,从此走上了曲折、伟大的革命道路。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人类友谊的典范。从184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会晤起,40年里,他们在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斗争中,团结作战,患难与共,建立了真挚的友谊。由于革命斗争需要,他们曾身处两地近20年,但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没有因此而疏远,反而联系越来越密切。他们几乎每天都要通信,交谈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理论问题,共同指导着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马克思不仅十分钦佩恩格斯的渊博学识和高尚人格,而且对恩格斯的身体也很关心。有一个时期,恩格斯生病,马克思时时挂在心上,他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我关切你的身体健康,如同自己患病一样,也许还要厉害些。”恩格斯为了“保存最优秀的思想家”,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的马克思,使其能专心致力于革命理论的研究,他违背自己本来的意愿,到父亲经营的公司中去从事那“鬼商业”的工作。当《资本论》第一卷付印的时候,马克思给恩格斯写信说:“其所以能够如此,我只有感谢你!没有你为我的牺牲,我是决不可能完成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我满怀感激的心情拥抱你。”恩格斯尽管做出了巨大牺牲,但他始终认为,能够同马克思并肩战斗40年,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这种崇高的革命友谊,正如列宁所赞扬的,它“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朱德1940年冬,提出“南泥湾政策”,对发展大生产运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作出了重大贡献。
朱德的故事有很多,不是30个字就能表达的。
一:《回忆我的母亲》1886年12月1日,朱德出生在琳琅山下一个贫苦的佃农家庭。朱德的父亲朱世林和母亲钟氏一生务农,没有读过书。朱德的母亲出生于流浪艺人家庭,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在母亲的影响下,朱德热爱音乐。母亲,在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还保存有朱德青少年时期使用过的竹琴。1944年钟氏在家乡去世后,延安各界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亲题挽联,称她是“贤母完人”。
朱德写下《母亲的回忆》祭奠母亲,称赞母亲具有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勇敢和深明大义的美德,教给他丰富的生产知识、坚定的意志和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自己所有的优点也都是继承自母亲。这篇祭文当年刊登在解放日报上,后来曾收入中学语言课本,改名为《回忆我的母亲》。
二:朱德“作弊”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 1907年朱德考入四川省师范学堂附设体育学堂,1908年朱德应邀在仪陇县立高等小学堂任教。在当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排挤下,他深感 “教书不是一条出路”。1909年春节后朱德辞去老师职务,写下“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的激昂诗篇,只身前往云南投考云南陆军讲武堂,踏上了从军救国的漫漫征程。
朱德对时任云南陆军讲武堂监督(后任校长)的李根源先生非常敬重。如果没有李根源,朱德有可能无法留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求学。1909年初夏朱德投考云南陆军讲武堂,学校只招收本省人士,因此朱德以四川籍贯报考时并没有被录取。由于身上的盘缠已经花光了,朱德只好将自己的名字朱建德改为朱德,并在第二次投考的时候朱德将自己的籍贯改为云南省蒙自县。
谁料,入学不久即被教官识破,引起轩然大波,朱德面临被学校开除的危机。此时李根源挺身而出,以办学宗旨是“培养有志青年”为由将朱德留了下来。

三:朱德万里找党 1922年初朱德离开云南返回四川,6月抵达上海,准备与孙炳文会合后出国留学。一个偶然的机会,朱德从报纸上了解到新成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蓬勃兴起,产生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想法。7月,朱德抵达北京与孙炳文会合,在无缘得见中共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情况下,带着孙炳文返回上海寻访陈独秀。
鉴于此前还没有出现过像朱德这样高级别的国民党军官要求加入中共的先例,陈独秀冷冷的拒绝了他。朱德曾形容自己那时的境况是“一只脚站在旧秩序中,另一只脚却无法在新秩序中找到立足之地”。 在此期间朱德拜会了孙中山,谢绝了孙中山“赴桂重整滇军,攻打广东军阀陈炯明”的提议,于1922年9月乘坐法国邮轮安吉尔斯号,从上海出发前往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欧洲,寻求救国真理。 经过40多天航行,朱德不远万里来到法国马赛。不久他在巴黎得知周恩来和中国旅欧支部的存在,立即奔赴柏林。
在柏林,他见到了中共旅欧支部负责人周恩来,非常诚恳的向周恩来讲述了自己的革命经历,提出了入党申请。他说:“两年也好,三年也好,我一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只要同意我入党,派我做什么都行。”1922年11月,在周恩来和张申府的介绍下,朱德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年36岁。
四:“建军节”的由来 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从此,人民有了自己的军队。1933年8月1日被中革军委确定为红军的建军节,《红色中华》刊登了这一决定。为了加强对红军的指挥,1930年8月28日,中共中央总行动委员会主席团会议决定任命朱德为红军总司令。
五:“我不算英雄” 1955年我国开始实行军衔制管理。9月27日,朱德在北京怀仁堂参加授衔、授勋典礼,从毛泽东手上接过第一号授予军衔的命令状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荣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时年69岁。虽然居功至伟,但朱德从不居功,他常说:“我不算英雄,只是一个在战场上没有被打死的普通士兵,为革命牺牲了的烈士才称得上英雄。”

  窘困不忘苦读——元帅朱德的童年故事
  1886年12月l日,四川省仪陇县李家湾,一个男孩子出生了。他就是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新中国第一个元帅朱德。
  他家很穷,母亲生过13个孩子,有5个刚生下就死了。家里房子矮小阴暗,连窗户都没有。他的大伯父没有子女,2岁时,他被过继给大伯父做儿子。
  朱德从小热爱劳动,4岁就帮妈妈干活,5岁时,他就学着割草,拾柴,帮家里干些杂活。朱家附近没有井,要到山坡下去挑水。一天晚上,忙了一天的妈妈再也没有力气去挑水。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妈妈却发现缸里的水满满的。妈妈感到很奇怪,于是连着几天都不打水,可是水缸每天都是满满的。为了揭开这个秘密,妈妈起了个大早,这才发现是自己的儿子在悄悄地挑水。妈妈又惊又喜,紧紧地把朱德搂在怀里许久说不出一句话。
  他家佃种地主丁阎王的田,他从小常受丁家欺侮。一次,他和弟弟从河里钓到两条鱼,想回家熬鱼汤,被丁家少爷一把夺去,说河从他家地上流过,鱼就是他家的.又一次,他从爷爷种的梨树上摘下一个黄熟的梨,还没吃,又被丁家少爷抢去,说树在他家地上,梨就是他家的。他气得去夺,被爷爷拦住说:“我们惹不起人家。”还有一次,爷爷带他在房后山坡上高高兴兴地栽竹子。丁阎王来了,叫人把竹子拔掉,还把爷爷推倒。爷爷说,这山坡地是公家的,丁阎王不能霸占,到县衙门同他打官司.地主钱多势力大,爷爷还是打输了,气得大病一场.这些都使小小的朱德感觉到:世道太不公平了。
  他的爷爷和叔伯们商量,决心再苦也要供朱德读书,好给朱家争口气。他和两个哥哥上了私塾.地主的孩子嘲笑他是姓老母猪的猪。丁家少爷拽住他的辫子说他们三个是三头水牛,朱德一拳打倒丁家少爷,别的地主孩子上来打他。他和两个哥哥一阵拳打脚踢,把他们打得抱头逃跑。后来,先生用戒尺打他们三人的手心,罚他们朝墙站到放晚学以后。第二天早上,几个地主孩子又嘲笑他们。兄弟三人把住门口,把地主少爷打得个个跪下求饶.先生进来,不等地主少爷告状,三人一起来到先生面前,主动伸出手来让他打。从此,地主少爷再不敢欺侮他们。丁阎王知道这事后,把他两个哥哥从私塾开除,罚朱德每天上半天课,还要按全天缴费。朱德就转到另一处私塾读书,那里穷孩子比较多,他不再受气了。
  每年冬天,一个织布匠老爷爷来他家,把奶奶、妈妈、婶娘、姐姐纺的线织成粗布,再染成蓝颜色,好做衣服。这个老爷爷当过太平军。朱德喜欢听太平天国的革命故事,他佩服翼王石达开,也为他的失败而惋惜。从老爷爷那里,他还知道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清政府军队打败仗的一些事。他痛恨外国强盗,更憎恶只会欺压老百姓,惧怕洋人的官兵。
  1895年旧年除夕,丁阎王家狗腿子来逼租,牵走牛,猪,抓走鸡,鸭,挑走粮食,还是达不到缴租的数目,狗腿子就逼他们连夜搬家。在一个风雪交加的茫茫黑夜里,全家人被迫分开了。朱德随大伯父到大湾安身,生活更苦了。大伯父仍送他读书。教私塾的席老先生同情穷人,看重用功学习的朱德。后来大伯父缴不起学费,朱德打算退学。席先生不但不要他的学费,还叫他带很少的口粮,搬到家里住,帮他学习。席先生关心国事,常找一些思想开通的人谈论时事,叫朱德旁听。这时,朱德已读了许多书。他对国家前途十分担忧,对席老先生说:“西方国家靠科学富强,为什么我们不能提倡科学 。”席先生很喜欢这个肯动脑筋的孩子,对他提的问题,一时却难以回答。后来,他们有了一本数学教科书和圆规,三角板,半圆仪,席老先生就带着他们学起来。
  不久,朝廷里一些人变法维新失败了,仪陇天台山一支农民起义军也被镇压下去。中国要向何处去,朱德和同学们时常想着这个问题,已没有心思学下去了。这时,他听到孙中山组织革命党的消息,决心到外面去闯一闯,寻找一条真正的救国救民之路。

17672346076:能给我讲讲朱德童年的故事吗?谢谢 -
晁罗甄______ 在苦难中奋斗——朱德童年的故事童久1886年12月l日,四川省仪陇县李家湾,一个男孩子出生了.他就是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新中国第一个元帅朱德.他家很穷,母亲生过13个孩子,有5...

17672346076:以“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该怎么写 -
晁罗甄______ 举一些列子,下面就有两个.爱学习;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

扩展阅读

  • 朱德热爱读书故事,1000字,一件。
  • 朱德的故事大全有提目的
  • 关于朱德的真实故事
  • 朱德的小故事(越少越简短越好。不要再写“一块银元”了)
  • 名人(伟人)读书的故事600到1000字
  • 中国历史人物朱德的故事
  • 红星照耀中国中朱德的感动故事或细节概括
  • 关于朱德的故事
  • 朱德读书的故事有哪些?
  • 关于朱德的故事凿壁偷光
  • 《我学会杀真人》
  • 《我学会杀人了》作文
  • 我学会了流氓作文
  • 我学会杀了人400字
  • 我学会了拉屎作文优秀
  • 以热爱读书为主题的作文
  • 番名《快要坏掉的八音盒》
  • 《我杀人了》作文
  • 热爱读书的作文1000字
  • 朱老总扁担的故事
  • 联系电邮
    © 江苏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