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针简介

www.hanlefang.net    2024-06-16
~

目录

  • 1 拼音
  • 2 概述
  • 3 挑针的病因病机
    • 3.1 风热外袭
    • 3.2 热毒炽盛
    • 3.3 脾虚湿热
  • 4 挑针的症状
  • 5 挑针的诊断要点
  • 6 需要与挑针相鉴别的疾病
    • 6.1 胞肿如桃
    • 6.2 眼丹
    • 6.3 眼痈
  • 7 挑针的治疗
    • 7.1 中医辨证治疗
      • 7.1.1 风热外袭/风热客睑
        • 7.1.1.1 症状和体征
        • 7.1.1.2 证候分析
        • 7.1.1.3 针灸治疗
          • 7.1.1.3.1 方一
          • 7.1.1.3.2 方二
        • 7.1.1.4 方药治疗
      • 7.1.2 热毒炽盛/热毒壅盛
        • 7.1.2.1 症状和体征
        • 7.1.2.2 证候分析
        • 7.1.2.3 针灸治疗
        • 7.1.2.4 方药治疗
      • 7.1.3 脾虚湿热
        • 7.1.3.1 症状和体征
        • 7.1.3.2 证候分析
        • 7.1.3.3 针灸治疗
          • 7.1.3.3.1 方一
          • 7.1.3.3.2 方二
        • 7.1.3.4 方药治疗
      • 7.1.4 正虚邪恋
      • 7.1.5 外治法
    • 7.2 耳针疗法
      • 7.2.1 方一
      • 7.2.2 方二
      • 7.2.3 方三
    • 7.3 挑刺法
      • 7.3.1 方一
      • 7.3.2 方二
      • 7.3.3 方三
    • 7.4 拔罐疗法
    • 7.5 西医外治法
  • 8 医案
  • 9 注意事项
  • 10 预后
  • 11 文献摘要
  • 12 参考资料
  • 附:
    • 1 治疗挑针的穴位
    • 2 治疗挑针的方剂
    • 3 治疗挑针的中成药
    • 4 挑针相关药物

1 拼音

tiāo zhēn

2 概述

挑针为病名[1]。见《青囊真秘》卷一。是针眼之俗称[1]。

针眼(stye)为病名[2][2]。出《诸病源候论》卷廿八。又名土疳(《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土疡(《目经大成·五色疡》)、偷针(《诸病源候论·目病诸候》)、偷针眼、偷针窝[3]。俗称包珍珠[3]、挑针[3]。是指以眼睑边缘生疖,形如麦粒,赤肿痒痛,易成脓为主要表现的眼病[4]。针眼多由风热或脾胃热毒所致[3]。

针眼相当于西医的睑腺炎[4](又称麦粒肿[2])。

详见睑腺炎条。

3 挑针的病因病机

脾胃蕴热及风热客于眼睑所致[2]。

素体虚弱,或有不良卫生习惯者,常易罹病。亦有因风热外袭,或热毒炽盛,或脾虚湿热上攻于目,热毒壅阻于胞睑而发本病者[5]。

余邪未尽,热毒蕴伏,或素体虚弱,卫外不固,易感风邪者,常反复发作。

3.1 风热外袭

风为阳邪,热属火性,风热之邪客于胞睑,火烁津液,变生疖肿[5]。

风邪外袭,客于胞睑而化热,风热壅阻于胞睑皮肤肌腠之间,灼烁津液,变生疮疡,发为本病。

3.2 热毒炽盛

过食辛辣炙烤之物,脾胃积热,或心肝之火循经上炎,热毒结聚于胞睑,营卫失调,局部酿脓[5]。

过食辛辣炙赙,脾胃积热,循经上攻胞睑,致营卫失调,气血凝滞,局部化热酿脓。

3.3 脾虚湿热

脾气虚弱,健运无权,湿浊化热,气血不和,反复为患[5]。

4 挑针的症状

挑针初起,胞睑微痒痛,近睑弦部皮肤微红肿,继之形成局限性硬结,并有压痛,硬结与皮肤相连。若病变发生于靠小眦部者,红肿锨痛较剧,并可引起小眦部白睛赤肿。部分患者可伴有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肿大及有压痛,甚至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本病轻者可于数日内自行消散,重者3~5日后,于睑弦近睫毛处出现黄白色脓头,形如麦粒(彩图2)。待肿疡溃破,脓出则痛减肿消。发于睑内面者,赤痛较重,常见睑内局部充血,并露出黄色脓点,可以自行溃破。

5 挑针的诊断要点

①睑皮肤局限性红、肿、热、痛,扪之有硬结和压痛[6]。邻近球结膜水肿[6]。

②3~5日后形成脓肿,出现黄色脓头,发生在睫毛根部皮脂腺者,表现在皮肤面,称外麦粒肿;发生在睑板腺者,表现在结膜面,称内麦粒肿[6]。破溃排脓后疼痛缓解、红肿消退[6]。

③重者伴有耳前、颌下淋巴结肿大及压痛,全身畏寒,发热等[6]。

6 需要与挑针相鉴别的疾病

6.1 胞肿如桃

胞睑皮肤红赤,高肿难睁,状如桃李,肿痛拒按,白睛赤肿。相当于西医学的眼睑炎性水肿。

6.2 眼丹

发病部位同针眼,但眼睑赤痛漫肿,质硬拒按,常有恶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6.3 眼痈

发病部位在眼睑皮下,较针眼病势凶猛,红肿热痛甚,化腐成脓范围大,可波及全部眼睑。并有畏寒高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7 挑针的治疗

7.1 中医辨证治疗

挑针治宜祛风清热,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等法[3]。内服可选用清脾散或仙方活命饮加减[3]。外治:“初起轻者,宜用如意金黄散”;风热盛者,“或于疡顶上,重砭一针,(使)血出气泄”(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3]。

对针眼的治疗,原则上在未成脓时,应辨其风热或脾胃热毒上攻而分别施治,以达退赤消肿促其消散之目的。已成脓者,当促其溃脓或切开排脓,促其早日痊愈。

7.1.1 风热外袭/风热客睑

针眼·风热客睑证(stye with pattern of windheat lodging in eyelid)是指风热客睑,以初起眼睑局限性肿胀,微痒,微红,可扪及硬结,压痛,舌苔薄黄,脉浮数为常见症的针眼证候[4]。

7.1.1.1 症状和体征

针眼初起,痒痛微作,局部硬结微红肿,触痛明显,或伴有头痛发热、全身不适,苔薄黄,脉浮数[5]。

病初起,局部微有红肿痒痛,并伴有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舌苔薄白,脉浮数。

7.1.1.2 证候分析

风热之邪客于胞睑,气血壅阻,故胞睑红肿痒痛、生小硬结[5]。

所见全身症状及舌苔、脉象,均为风热袭表之象[5]。

风与热邪皆能作痒,风胜、热胜亦皆致肿。今风热之邪客于胞睑,故胞睑红肿而痒。所见全身症,均为风热袭表之征。

7.1.1.3 针灸治疗 7.1.1.3.1 方一

[5]

治法:疏风清热,调和营卫。

选穴:以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穴为主。取合谷、天井、风池、少泽。

随证配穴:头痛重者,加太阳。麦粒肿若在上睑内眦部,加睛明、攒竹;在外眦部加瞳子髎、丝竹空;在两眦之间,加鱼腰;在下睑者加承泣、四白。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少泽可点刺出血。

方义:合谷疏风清热,调和营卫。天井通达三焦气机,以助解表清热。配风池疏风解表,以治目疾。刺少泽出血,可清热解毒。

7.1.1.3.2 方二

治则:疏风,清热,利湿

处方:睛明 攒竹 行间 太阳;

方义:取睛明、攒竹、肝经荥穴行间和经外奇穴太阳以疏风清热,合谷、承泣、四白乃手足阳明经穴,有疏导患部郁热的作用;阴陵泉清脾胃湿热,诸穴共奏疏风清热,利湿解毒之功。

随证配穴:恶寒发热—外关,头痛—风池。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太阳点刺出血。

7.1.1.4 方药治疗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银翘散加减。本方以薄荷、豆豉、荆芥、桔梗、牛蒡子疏风解表,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配竹叶、芦根、甘草以助清热。本病初起证偏风重者,可加桑叶、菊花;证偏热重者,可去荆芥、豆豉,加黄连、黄芩以助清热解毒。

7.1.2 热毒炽盛/热毒壅盛

针眼·热毒壅盛证(stye with pattern of heattoxin congestion and excessiveness)是指热毒壅盛,以眼睑局部红肿灼热,硬结渐大,疼痛拒按,或白睛红赤肿胀嵌于睑裂,或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为常见症的针眼证候[4]。

7.1.2.1 症状和体征

胞睑红肿,硬结较大,灼热疼痛,有黄白色脓点,或见白睛壅肿、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或腻,脉数[5]。

胞睑局部红肿,硬结较大,灼热疼痛,伴有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苔黄脉数等。

7.1.2.2 证候分析

心、肝、脾胃积热,上攻于胞睑,阻滞脉络,故现局部红肿掀痛,进而可腐熟酿脓[5]。

白睛壅肿,系火乘其肺[5]。

内蕴热毒,故见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等[5]。

脾胃蕴热,积久热毒上攻胞睑,阻滞脉络,营卫失调,故疖肿红赤掀痛。内热重,故伴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苔黄脉数等症。

7.1.2.3 针灸治疗

[5]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选穴: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曲池、内庭、行间、支沟、少冲

随证配穴:根据患病部位,其配穴参照本病“风热外袭”型。伴有发热者,加大椎。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少冲点刺出血。

方义:取手阳明经合穴曲池,足阳明经荥穴内庭,足厥阴经荥穴行间,旨在泻热解毒。支沟通腑祛实以泻胃肠实热。刺少冲出血,以泻心火。

7.1.2.4 方药治疗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

方药:泻黄散合清胃散加减。方中石膏、炒山栀清脾胃积热,黄连泻火解毒,防风助散伏火,生地、丹皮凉血清热,藿香理气,当归和血,二药调和营卫,升麻清热解毒,引药入阳明,共奏清热泻火解毒之功。若有便秘可加大黄、芒硝;口渴加天花粉清热生津,且有助于消肿排脓。

7.1.3 脾虚湿热

针眼·脾虚湿热证(stye with pattern of spleen deficiency and dampnessheat)是指脾虚湿热,以针眼屡发,硬结难溃、难消,面色少华,偏食,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为常见症的针眼证候[4]。

7.1.3.1 症状和体征

麦粒肿反复发作,但症状不重,多见于儿童,面色少华,好偏食,腹胀便结,舌红,苔薄黄,脉细数[5]。

针眼反复发作,但诸症不重。

7.1.3.2 证候分析

宿患麦粒肿,余邪内伏,或脾虚生湿,湿浊化热,不时上攻胞睑,阻滞脉络,故麦粒肿屡发[5]。

脾失健运,化源不足,故面色少华。偏食积滞,则腹胀便结[5]。

舌红、苔黄、脉细数,皆为脾虚湿热之象[5]。

原患针眼,余邪未清,脾胃伏热,不时上攻胞睑,阻滞脉络,或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正气不固,时感外邪,以致本病反复发作。由于正气虚,邪气不盛,故诸症不重。

7.1.3.3 针灸治疗 7.1.3.3.1 方一

[5]

治法:健脾利湿,清热解毒。

选穴: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取阴陵泉、曲池、足三里、大横。

随证配穴:兼有腹胀、疳证者,加四缝。

刺灸方法:针用补泻兼施法。足三里施以补法,余穴施以泻法。四缝用三棱针点刺,挤出粘液或血水。

方义:阴陵泉、足三里为足太阴、足阳明经合穴,健运脾胃而利湿。泻曲池清热解毒。大横调脾胃治疗大便秘结。

7.1.3.3.2 方二

治则:疏风,清热,利湿

处方:脾胃湿热——合谷 承泣 四白 阴陵泉。

方义:取睛明、攒竹、肝经荥穴行间和经外奇穴太阳以疏风清热,合谷、承泣、四白乃手足阳明经穴,有疏导患部郁热的作用;阴陵泉清脾胃湿热,诸穴共奏疏风清热,利湿解毒之功。

随证配穴:恶寒发热—外关,头痛—风池。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太阳点刺出血。

7.1.3.4 方药治疗

治法:清解脾胃伏热,或扶正祛邪。

方药:属脾胃伏热者,宜选清脾散加减。方中以石膏、栀子、黄芩清脾胃积热,为主药;防风、薄荷、升麻助主药发散郁伏之火;赤芍凉血,散血分瘀热;枳壳、藿香、陈皮、甘草理气和中,振复脾胃气机。诸药合用,共收泻脾伏火,调理脾胃气机的作用。

属脾胃虚弱者,宜选四君子汤为基础,酌加当归、白芍、山楂、神曲、麦芽等,健脾益气,和血消滞,配伍解毒排脓之晶,使其标本兼顾,以收扶正祛邪之功。

7.1.4 正虚邪恋

针眼·正虚邪恋证(stye with pattern of healthy qi deficiency and lingering pathogen)是指正虚邪恋,以针眼屡发,或针眼红肿不甚,硬结难溃,经久难消,或伴见面色无华,倦怠乏力,小儿偏食,纳呆,便结,舌质淡,脉细无力为常见症的针眼证候[4]。

7.1.5 外治法

未酿脓者,局部可用湿热敷以助消散,或用紫金锭磨汁,频涂患部皮肤,消肿止痛。

已成脓者,当切开排脓。若脓头在眼睑皮肤面者,切口应与睑缘平行,脓头位于睑内面者,切口应与睑缘垂直,不可伤及睑缘,但宜稍大,以利脓液排流。

7.2 耳针疗法

7.2.1 方一

选穴:眼 肝 脾 肾上腺 耳尖

方法:耳尖点刺出血,余穴每日针1次,每次留针30min,反复运针25次,5次为一疗程,反复发作者改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5日更换1次。

7.2.2 方二

用三棱针点刺患眼侧耳尖穴,挤出血液8~10滴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止血,并刺风池[6]。

7.2.3 方三

眼、肝、脾、耳尖。强 *** ,留针20min,留针期间运针2次,每日1次。亦可耳尖、耳背小静脉刺络出血。屡发者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法。[5]

7.3 挑刺法

7.3.1 方一

选穴:肩胛间第1~5胸椎旁淡红色皮疹

方法:挑断疹下白色纤维组织,并捏挤点状出血,每次挑2~3根,每日1次。

7.3.2 方二

在肩胛区胸1~7两侧探寻淡红色疹点或敏感点。用三棱针点刺,挤出粘液或血水,用棉球拭去,可反复挤3~5次,亦可用消毒的缝衣针挑断疹点处的皮下纤维组织。[5]

7.3.3 方三

在肺俞或膏肓穴附近皮肤面,找出红点一个或数个,若不明显,可轻刮之后再找。消毒后,用毫针挑破,挤出粘液或血水。

7.4 拔罐疗法

取大椎,用三棱针散刺出血后拔罐[5]。

7.5 西医外治法

可用抗生素眼药水及眼膏点眼。如诺氟沙星眼液、金霉素眼膏等。

8 医案

例1.王××,女,16岁,学生。主诉:昨天开始右眼发痒微痛,今晨红肿疼痛加重。眼科诊断:外麦粒肿。治疗:用氯霉素眼药水点患眼2~3滴,用消毒棉签擦干。医者左手将眼睑外翻,暴露睑缘病变部位,右手拇、食指夹持1寸毫针,中指固定针身,针尖与睑板平行,轻拨睑板腺开口处及病变周围睑缘部,反复针拨10~30次,见患者有眼泪溢出即可停止,每日1次。针拨后用氯霉素眼药水点眼,每日2~4次。结果:治疗1次后,患者自觉眼睑舒适,疼痛红肿明显减轻。第二日疼痛红肿完全消失。1个月后随访无复发。本法适用于麦粒肿未化脓者。[中国针灸,1996,(3):48]

例2.刘××,男,32岁。患针眼时好时犯,近日又作,疼痛难忍。查其左目上眼睑靠近睛明穴处,生一麦粒小疖,尚未化脓,遂在背区发现了3个出血点,用针挑出血,2次治愈后,讯知3个月内未再发。(中医针法集锦)

9 注意事项

麦粒肿初起至酿脓之后,患处切忌挤压以免脓毒扩散,变生他症[5]。

见脓头后及时切开排脓,以免自溃后疮口不齐,留下明显疤痕,但严重者,少数可发展为眼丹。

平素应注意眼部卫生,增强体质,防止发病[5]。有屈光不正者应及时矫治。

10 预后

挑针一般预后良好。只要及时治疗,避免对患部用力挤压,并发症也较少。若能在酿脓后及时切开排脓,愈后可不留明显疤痕,但严重者,有少数可发展为眼丹。

11 文献摘要

《审视瑶函·土疳症》:“此症谓胞上生毒也,俗号为偷针。有一目生而传两目者,有止生一目者。有微邪不出脓血而愈者,有犯触辛热燥腻、风沙烟火,为漏、为吊败者,有窍未实,因风乘虚而人,头脑俱肿,目亦赤痛者。所病不一,因其病而治之。”

12



15072287553:开衫毛衣门禁怎么织 -
林庄澜______ 开衫毛衣较其它圆领毛衣编织要难,难点的关键是门襟部分,没有编织好的门襟部分会导致连接部分不平整,最终导致整件毛衣扭曲,起皱非常的难看.同样的方法总编织不好的原因是缺少了技巧.下面为大家介绍门襟编织技巧. 手工编织开衫...

15072287553:宝宝毛衣领的编织方法在哪里有?毛衣领的编织方法有哪些? -
林庄澜______ 毛衣领的编织方法有很多,给宝编织一款漂亮的毛衣大概是每个妈妈的心愿吧,一般宝宝毛衣领的编织方法有很多,堆堆的、圆的、V型的、侧系的,喜欢哪一款就帮宝宝织一下吧.下面绿盒子小编介绍两种毛衣领的编织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

15072287553:俗称挑针是怎么发作的?和细菌感染有关系吗?该怎样治疗
林庄澜______ 结合病菌的类型可以采取抗感染,对于特殊的病毒感染可以采取抗病毒,药物控制,中西医结合等

15072287553:眼挑针要怎么消 -
林庄澜______ 病情分析:你好!所谓的眼挑针,也叫做麦粒肿,“眼挑针”是很常见的眼科病症,是一种 眼皮脂腺的急性化脓炎症,常为葡萄球菌感染. 意见建议:不用紧张,可以去外面买氯霉素的眼药水,一天滴多几次,最好早上起来和晚上睡觉前滴,然后不要吃油腻煎炸的食物,两天就可以好了.不过这个也有个体差异,如果万一不幸说麦粒肿化脓严重了,就要去医院做个小手术把脓挑掉就行.祝您健康!

15072287553:蝴蝶结如何织 -
林庄澜______ 1.腰:首先测量一下宝宝的足踝处,然后按照测量的围度长起针,接下来织一针正,一针反针,高度可自行定,然后开始织足面. 2.足面:量好小宝的足面宽确定针数,然后开始往前织,织到距离足尖还有3行时,两侧各并1——2针(这样造型好看).针不动开始挑两侧. 3足围:在留下的针数上接着往下挑针,从左往右挑——与后跟针数连接着织——挑右侧.接下来开始织一针正,一针反(形成豆针),大约6——8圈,开始收足底.(挑针时可织一正,一反) 4.足底:针法是一圈正,一圈反针,大约6圈左右(你参考一下实物),然后在二分之一处对齐,翻过反面缝合即可.(足尖在正针时均匀并两次3——3针圆顺一下)(足跟并2——2).

15072287553:请问眼挑针是怎样产生的,怎么治理?
林庄澜______ “眼挑针”在医学上的正式名称为“麦粒肿”,是一种眼皮脂腺的急性化脓炎症,常为葡萄球菌感染.健康的眼睑,其腺体的分泌与排泄均正常,细菌不容易在腺体内部繁...

15072287553:哪位姐妹能给介绍一下挑绣啊?
林庄澜______ 你说的那个挑绣可是让速度会变快的那种?就是像缝衣服那样,一只手捏着布,另外一只手放在布面上,比如说你是像打叉一样的顺序绣的,然后绣布假设成清明上河图那种长条型的,就是绣布横着拿,针埋好之后先走一个左上半针,然后把针从右下孔穿下去,再从右上孔穿出拉紧,这是一个动作,不需要拉完了线再穿上来,这样一直走完你想走的颜色的半针,然后再把另外 的一半走完.如果不是这种挑绣,我就不知道啦

15072287553:细毛线围巾的织法有哪些?细毛线怎么织围巾? -
林庄澜______ 细毛线围巾的织法很简单,可以用辫子针织成情侣围巾,这样二个人走在街上,一样的款式,一个鲜艳,一个沉稳,不知道要吸引多少人羡慕的目光了! 下面介绍一下这种情侣细毛线围巾的织法: 细毛线围巾的织法很多,比如说元宝针、上下...

15072287553:学织羊毛夹v字领怎么织 -
林庄澜______ 方法1:前片的正中间留1针不织,两边分开织.每织2行在领口这边收1针,一直收到你所需要的肩宽针数,不加不减织到你所需要的长度后与后片缝合,另一边同样织好后缝合. 织领边:将领口根据你的需要挑好针数,织到留针处时3针并1针...

15072287553:针挑疗法的适应症有哪些?
林庄澜______ 针挑疗法的适应症有:(1)腹痛:针挑以阿是穴为主,虚证用轻挑筋法;实证 用挑摆法,并在挑后加拔火罐.(2)胸肋痛:以阿是穴(痛点)为主,以挑摆法治之;疗效不显 ...

扩展阅读

  • 挑针简介
  • 针挑疗法的介绍
  • 十字绣针法大全 十字绣针法全介绍
  • 圆领毛衣编织方法
  • 勾织小玩偶衣服教程
  • 漂亮的门襟边的编织方法
  • 元宝针的编织方法
  • 宽松塌肩毛衣的编织详细说明
  • 织毛衣两种颜色怎样织
  • 低圆领织多长
  • 眼睛长挑针如何最快治
  • 民间挑针疗法可靠吗
  • 眼睛长挑针怎么办
  • 中医挑针疗法费用
  • 中医挑针为什么见效快
  • 魏秀婷中医挑针疗法
  • 眼皮长挑针图片
  • 中医挑针的视频
  • 眼睛长挑针的症状图片大全
  • 中医挑针图片
  • 联系电邮
    © 江苏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