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按摩我的足三里,第二天开始疼,这是为什么呀?

www.hanlefang.net    2024-06-16
自己按摩完足三里后第二天特别疼~

那就先停停。按摩最好是有热的感觉。

如果左右手力度一样的话 疼说明你母亲有很多小毛病 是关于女性的小毛病 多按足三里有好处的 但是不能太疼 以能承受为准 另外让你母亲多泡脚 多运动 快走或慢跑都行 要是没时间 可以在家跺脚 每天坚持三次 每次十分钟

硬块说明胃经的气血行至足三里处有郁结,因此是个硬块,按摩得酸痛说明按准了位置,不仅如此说明你的脾胃非常虚弱,因此越是酸痛越要按,另外脾胃相表里,按足三里穴可以补充气血,同时建议你可以按摩脾经上的阴陵泉,地机,三阴交这些穴。还可以在每天早上9-11点服用一碗山药薏米粥,极力推荐这道膳食,但需注意的是山药有收敛作用,如有便秘的情况需间隔一两天服一次

十有八九是手法不对,导致软组织损伤,破皮没?没破抹点红花油,过几天就好了。破皮了就让他自己长好吧。

至于手法还真不好讲,没有示范来得快,简单说就是要吸定,指腹固定在肌肉上,揉的时候按照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指头不能在皮肤表面滑动,容易弄伤皮肤,要吸定后带动皮下肌肉运动。多做几次就掌握了!

足厥阴肝经,不经常按摩的话,第一次按摩是有点皮肤疼痛感!一般是三天就好。如果三天还没好你用热水敷敷就没事了

17376293630:排卵期和男友做的,射里面了,我吃的是… - 妇科 - 复禾健康问答
逄严诗______ 按足三里最好是每天的上午按,或者轻轻敲打双腿的外侧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穴位,主要是健脾胃,补益气血 你胃胀 消化慢,一般最好还要配合中脘、内关,以和胃降逆,宽中利气 另外可以做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手单举.通过双手对拉,交替上举、下按,可抻拉两肋的肝经和胆经,从而达到养护脾胃的功效. 你除了胃胀 消化慢 吃得不多 ,还有什么其他表现和症状没有? 你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平时手脚冷热?舌质舌苔颜色?大小便情况?有什么样的饮食起居生活习惯?心情睡眠和运动情况如何?

17376293630:按足三里后第二天有点痛 -
逄严诗______ 按足三里最好是每天的上午按,或者轻轻敲打双腿的外侧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穴位,主要是健脾胃,补益气血你胃胀 消化慢,一般最好还要配合中脘、内关,以和胃降逆,宽中利气另外可以做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手单举.通过双手对拉,交替上举、下按,可抻拉两肋的肝经和胆经,从而达到养护脾胃的功效.你除了胃胀 消化慢 吃得不多 ,还有什么其他表现和症状没有?你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平时手脚冷热?舌质舌苔颜色?大小便情况?有什么样的饮食起居生活习惯?心情睡眠和运动情况如何?

17376293630:足三里一捏就疼,很疼,两个腿都是这样,是怎么回事呢? -
逄严诗______ 因为你足三里所对应的人体部位生病了,所以会很疼.一般人只会有轻微的酸感.力度适中,每天揉两次,每次十分钟能治你的病

17376293630:足三里痛怎么回事? -
逄严诗______ 可能是胃肠疾病,因为足三里是胃经上的学位.腧穴所在主治所疾,

17376293630:足三里穴疼痛怎么办? -
逄严诗______ 足三里的得名下面有解释,足三里也是全身比较大的穴位之一,气血比较旺盛,是胃经的合穴,如果气血运行不畅通,一旦被堵,活动起来就会有疼痛的感觉.我希望你只要坚持点按一段时间直到变为酸、困、麻这样的感觉就畅通了----每天一次,每次每穴三分钟.祝你早日恢复!!! 足三里 “里”指居即集会,通达的意思;“三”指犊鼻穴下三寸,故名足三里. 位置:位于犊鼻穴直下3寸(四横指)距胫骨约1横指处. 主治:肠道疾病、胃痛、腹胀、消化不良、呕吐、便秘、痢疾、头痛、高血压、失眠、头晕、下肢瘫痪、乳少等.

扩展阅读

  • 我左腿的足三里穴位时常阵痛,悸疼,痛感非常强烈但都是一过性的,不知 ...
  • 我曾经去医院按摩,按腿部的足三里穴位,结果医生手法太重,把穴位按坏...
  • 我按摩右足三里时胆囊会疼,我有胆结石
  • 什么人不能按足三里?
  • 你某个部位痛,一定是这个部位的经络穴位瘀阻了
  • ...穴,足三里,涌泉穴。可是为什么早上起来头变得更疼更难
  • 天冷,膝盖疼,足三里的部位筋有抽筋的感觉,疼痛明显。
  • 我的左脚左侧疼痛,火针灸足三里和脚底一次,疼痛加重,按压足三里时整个脚 ...
  • 求救!我的两小腿外侧的胃经,从足三里开始一直到小腿根部都很疼,几年...
  • 秋季养生防病,可以经常按摩这几个穴位
  • 按摩器穴位
  • 足三里穴怎么按摩
  • 一按足三里就特别疼
  • 足三里是按还是揉还是敲
  • 足疗按摩
  • 按足三里的禁忌
  • 足三里按摩最佳时间
  • 儿童足三里按摩
  • 按足三里的正确手法视频
  • 小腿足三里这条筋酸胀
  • 联系电邮
    © 江苏知识网